前天召開的廣州物價工作會議預計年內開聽證會,調整停車、水上巴士和托老機構費,污水處理費也列入議程。據此前廣州市物價局局長羅家祥透露,上調天河城、北京路等商業中心區域停車費,住宅停車費標準不變。輿論在眾多“×不起”之後又加上“停不起”,儘管停車費相關群體比水電等公用事業小,同樣反映了公共管理的制度性問題。
  說來話長,城建規劃對停車場配套有規定,1萬平米大約65個車位,又分成幾檔。這一標準是基於當時的車輛保有量,也參考西方,但中國近年公私車輛和城市規模都迅猛增長。沒有經驗還在其次,更重要的是,公共管理缺乏彈性。
  首先,儘管有分檔,如同中國很多問題,還是一刀切。可能對大城市和中心城區緊缺,對小城市和城郊卻過剩。其次,城建歸建設部門管,停車費歸交通部門管,不知道部門間如何協調,目前停車場的供需顯然存在脫節。據統計,2011年廣州機動車保有量已達232.5萬輛,車位卻只有80多萬個。這個問題還涉及交管、產經等部門,多地將汽車作為支柱產業。
  要根本解決停不起,應一開始就兩手抓,水漲船高,一手提升中心城區的停位和費用,後者激勵開發商主動建設,一手控制汽車保有量的增長,對公車強制,對私車引導。但我們繼承計劃經濟,條塊分割,上下游、成本收益均割裂。
  舉個粗俗但卻形象傳神的例子:說動物園有個游客,看見一隻猴吃水果前先塞到肛門裡,再拿出來吃,它怎麼這麼噁心呀?飼養員回答,上次它囫圇吞桃,核太大,費了好大勁才拉出來。它吸取教訓,以後吃什麼,都先用肛門量一量。我們的公共管理還不如這隻猴。公共事務越來越複雜,吃桃和拉核的間隔越來越長。有的部門負責吃桃,有的部門負責拉核,所以吸取不了教訓。
  汽車的桃已經吃得差不多,停車場是一個核,最近北方多地的灰霾是另一個,要拉出來就費勁了。去年廣州計劃全年新增4萬個車位,以這個速度,就算不再發一張車牌,消化存量也要幾十年。何況這4萬最後或者沒有實現,或者分佈在郊區,缺鋅補鈣。
  不能協調長期全局,只能漲價。一夜之間,領導們都變成經濟學的信徒。有很多這行的笑話:教一隻八哥學會說供給和需求,就培養出一個經濟學家。要幾個經濟學家才能換一個壞燈泡,一個也不用,市場機制會換燈泡。
  鑒於公共部門以前的表現,漲價對停車場建設的促進有限,而車主買了車得充分利用,這在經濟學上叫沉沒成本,使用習慣不容易調整,寫字樓用戶對價格的心理底線是剛性的。部分先行城市的實踐,漲價之後,車位空置和違章停車都大幅增加。□賀蘭  (原標題:[街談]漲停車費,公共管理不如猴�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b50nbbew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